无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钢筋桁架楼板的经济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0人气:1260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钢筋桁架楼板的经济性分析!
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结构中的各种困难也越来越多。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灵魂。所有的设计和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施工中。没有正确扎实的施工措施,一切工作可以说是白做了。但是由于施工人员技术素质的差异,对操作规程的了解很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影响质量。如果这些条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质量和工期。
一、框架结构浅析。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组成的结构构件,可以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楼板、梁、柱、基础组成,构成平面框架。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多层工业和民用建筑中。
二、浅析现浇板和钢筋桁架楼板。
现浇相对于预制板。现浇是指在现场设置模板,在模板上安装钢筋,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拆除模板。与预制板相比,现浇楼板可以增强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同时在隔热、隔音、防水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钢筋桁架楼板承重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制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和压型钢板焊接成一体的特殊楼板构件。在其上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桁架混凝土现浇楼板。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装订工作量70%左右,缩短工期;
2)大大减少现场模板和脚手架的数量;
3)多层楼板可同时施工;
4)均匀布置钢筋,提高施工质量;
5)楼层双向刚度相近,有利于建筑抗震;
6)工业化程度高。
三、设计要点。
1.现场浇注设计要点。
1)板的钢筋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mm,间距尽量为200mm。板上上下钢筋间距应相等,但钢筋直径不宜过大。
2)与几个房间相连的同类型同间距板底部钢筋应连接。
3)计算配筋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板上配筋乘以折减系数0.8~0.9,板下配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
2.设计内容。
设计要经过使用和施工两阶段的计算。用时计算包括楼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楼板下钢筋应力控制验算,支承裂缝控制验算,以及挠度验算。计算过程包括上、下弦杆的强度验算,受压弦杆和腹杆的稳定验算,桁架挠度的验算。
一是使用阶段。
地板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支座裂缝的控制以及挠度的验算,都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冷轧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95--2003)的有关规定。
此外,由于在施工阶段由截面较小的钢筋桁架承担整个荷载作用,因此,当楼板全截面承担相同荷载时,受拉钢筋的应力也会增加。发生了“拉筋应力超前”现象。在采用阶段荷载作用下,当楼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同同截面的普通楼板相比,钢筋拉应力和曲率都偏大,并且有可能使受拉钢筋在标准弯矩作用下过早地达到屈服。设计时应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因此,楼板下钢筋应力应加以控制,楼板下钢筋拉应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底板下钢筋的拉应力;
根据钢筋的抗拉强度进行设计。
钢筋桁架下弦受地面自重标准作用的拉应力;
本研究目的是研究在固定荷载和标准活荷载作用下,除自重外,混凝土底板上钢筋的拉应力。
3.建设阶段。
用桁架模型计算钢筋桁架模板中桁架杆的内力和模板的挠度。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是荷载效应。变形采用规范效应加载组合计算。
上下弦杆的强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n是杆轴的拉力或压力。
受压弦杆和腹杆的稳定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50017--2003附录C中的计算长度取受压弦杆节点间距的0.9倍,腹杆节点间距取0.7倍;
对钢筋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设计。
桁架挠度的验算
钢筋桁架模板施工阶段的最大挠度应按标准加载组合计算,挠度限值为楼板计算跨度1/180和20mm以下。
钢筋桁架楼板施工方式在现浇整体施工方式直接费用构成有一定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钢筋桁架大楼的生产费主要包括材料费、生产费、工厂摊销费、税金(指工厂按税法支付的税金,不是建设税)等
2)运费主要包括钢筋桁架楼板从工厂运到工地的运费和工地内的二次运费
3)安装费主要包括钢筋桁架楼板垂直运输费、安装人工费、专用工具摊销等费用
4)措施费主要包括专用脚手架、模具等费用。

标签:


无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无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锡港路与联福路交叉口北100米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18751567896
  • 联系邮箱:574608622@qq.com
无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无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34490号 XML地图

技术支持:网站模板

无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751567896

微信咨询
无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